深入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和不合理使用的改革風暴持續發酵!
據《看醫界》獲悉,4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自治區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公布。臨床使用量大、單價相對較高、市場競爭相對充分的高值醫用耗材為本次治理改革重點。

《通知》表明此次改革的總體要求就是要進一步理順價格體系,加強全流程監管,凈化高值醫用耗材市場環境和醫療服務執業環境,推動形成高值醫用耗材質量可靠、流通快捷、價格合理、使用規范、管理有序的治理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通知》要求,此次改革開展分類施策、合力治理治理模式,治理細分至高值醫用耗材的生產、流通、采購、使用、支付和監管等各環節、各領域。
近年來,隨著取消以藥養醫改革的推進,和國家醫保局的成立,有關于高值醫用耗材的改革政策頻繁出臺,高值醫用耗材濫用的時代或將一去不復返了。《看醫界》為您盤點新政亮點,以及對醫療機構和醫生的相關影響:
耗材全部零差率!高于標準部分醫保不支付
《通知》明確,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降低虛高價格。逐步建立高值醫用耗材基本醫保準入制度,實行高值醫用耗材目錄管理。落實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政策,全區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實施“零差率”銷售,高值醫用耗材銷售價格按采購價格執行。制定醫保支付政策,高于醫保支付標準的高值醫用耗材,超過醫保支付標準的部分基本醫保不予支付。
也就是說,高值醫用耗材對于醫院來說將不再是重要利潤點,而且高于醫保支付標準的高值醫用耗材,超過醫保支付標準的部分基本醫保不予支付,這對于骨科相關醫院及科室可謂影響巨大。
業內人士向《看醫界》表示,在醫保主導的相關改革趨勢下,加速壓干高值耗材及相關藥品水分已經是大趨勢。骨科等相關科室醫生走向市場多點執業及自由執業是大勢所趨。
建立醫院、醫生“黑名單”制度!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通知》明確,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嚴控不合理使用。嚴格醫療衛生行業管理責任,將高值醫用耗材臨床應用納入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相關信用評價體系。加強醫療機構臨床使用管理,醫療機構要明確高值醫用耗材管理科室,崗位責任落實到人。
加強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管理,將高值醫用耗材使用情況納入定點醫療機構醫保服務協議內容,對違反醫保服務協議的,通過約談、警示、通報批評等方式責令其限期整改,必要時可暫停或解除協議。建立健全定點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黑名單”制度,進一步完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信用評價體系建設。
并明確提出,健全監督管理機制,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加強公立醫療機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立多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嚴厲打擊商業賄賂、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偽造和虛開發票、企業變相捐贈等行為。
推行DRG,改革薪酬制度,調動醫生積極性
《通知》明確,完善相關配套政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進按病種支付方式改革,結合臨床路徑管理,逐步擴大醫療機構按病種付費的覆蓋范圍,穩步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改革試點工作。通過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促進醫療機構將高值醫用耗材使用內化為運行成本,主動控制高值醫用耗材使用。
加快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要求,積極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加快完善薪酬分配政策,調動醫務人員參與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的積極性。
對此,業內人士向《看醫界》表示,推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和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可謂是不可或缺的組合拳。
在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的支付體系下,醫用耗材將成為了醫院的成本,激勵醫院主動節約成本,這在外資醫院已經普遍推行,效果良好,連一塊紗布都不舍得浪費。
與此匹配的,必然是激勵醫務人員的薪酬制度,以及合理的醫務性服務價格的大幅提升,否者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很難體現,醫務人員合理的陽光收入很難快速提高,積極性也就很難提升。